與電器、3C、服裝、圖書等品類慘烈的競爭態勢相比,作為日常必需品的生鮮不僅需求大,而且目前仍是有巨大潛力的“藍海”。但業內人士分析,生鮮全程冷鏈配送,投入巨大,目前國內電商涉足生鮮的頗多,但真正做到有影響力的并不多。
賣生鮮可增加消費者粘性
記者了解到,網購市場的規模在不斷刷新紀錄,但農副產品的滲透率相比服裝、化妝品、3C等行業要低得多,僅為1%左右。
1號店副總裁郭冬東坦承,“生鮮難保存、運輸容易損耗、還涉及食品安全,不過對于很多電商來說,這塊骨頭不管多硬,都要啃下來,畢竟在傳統渠道,生鮮占超市總銷售額近20%。而且,生鮮會持續不斷刺激購買,也可以增加消費者粘性、促使消費者回購率提升。但是在逆向物流和冷鏈投入上,利潤也會差很多。”
在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看來,這一系列動作意味著1號店正試圖打破瓶頸,尋找其生存的空間。
物流是發展瓶頸
資料圖:冷鏈物流
在國內電商行業中,淘寶、天貓最先發現這一金礦,并開始向農村市場下沉,力推生鮮產品。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農戶在淘寶開店的數量已超過130萬家。去年,京東和亞馬遜也推出了自己的開放平臺,由進駐的生鮮類廠商自行配送。三家電商巨頭不約而同選擇了開放給第三方企業的方式經營,從而避免了成本的巨大投入。
分析人士認為,電商企業想要在這一領域搶得先機,必須率先建立倉儲、物流能力,并解決長期以來掣肘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商品運輸、保鮮難題。假設在上海市一天服務10萬個家庭,最起碼需要配備8000名送貨員,500輛保溫車以及2萬平方米的冷鏈配送中心。
電商賣生鮮
供應鏈+物流的游戲
生鮮電商要死就是死在物流和渠道上。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你能支撐多久,SKU(庫存量單位)的多少和渠道穩定不穩定直接意味著你是否能贏得市場。一名曾從事過該行業的人士總結了電商賣生鮮的5個行業特點。
1.供應鏈是關鍵,有機食品是偽命題。
2.大城市適合做通貨,小城市適合做特色。
3.要用三輪車去送貨,送奶的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4.要么有業務規模,要么選擇細分、垂直領域。
5.高端品滿足了每單利潤,忽視了推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