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有相關人士表示,ETC推廣程度較緩慢,更多的是受相關各方利益的掣肘
按照交通運輸部《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2014年度開通方案》進度安排,12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遼寧、陜西、湖南等14個省市高速公路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全國聯網系統完成切換及測試工作,正式啟動試運行。據了解,到明年9月底,ETC將基本實現全國聯網。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6個省區市建成ETC專用車道7600條,ETC用戶數超過1300萬。按照2014年國內汽車保有量1.4億輛計算,ETC用戶使用率不及10%,該值遠低于日本、韓國。在大規模實現ETC全國聯網的情況下,ETC的使用率能否實現大規模提升?
此外,有市場分析,ETC全國聯網將打開百億元市場,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能否分享到這一蛋糕?
ETC覆蓋率緩慢推進
今年年初,交通運輸部發出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聯網工作,力爭到2015年年底實現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全國ETC用戶數量達到2000萬。如果按照2015年國內汽車保有量1.5億計算,ETC用戶使用率不及13%,而其它國家,該值已經達到50%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TC用戶的使用率和當地的ETC的覆蓋率有關,而后者更考驗的是各個地區的經濟實力。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建設ETC通道的成本約為40萬元至60萬元。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就率先推進ETC系統。據ETC速通卡客服網站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17日,北京市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速通卡用戶累計突破150萬,按照北京汽車保有量537.1萬輛計算,北京地區ETC的使用率約為30%。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一些公司在積極地推廣ETC設備,但是部分車主對此并不買單。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TC推廣程度較緩慢,更多的是受相關各方利益的掣肘。
山東省一家負責高速公路公司ETC業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ETC市場的推廣,目前很多私家車用戶都非常認可ETC。“現在車主安裝一套ETC系統需要花費360元,但公司采取優惠活動,只要用戶一次充值超過1000元,就免費贈送ETC產品。”
寧滬高速(600377,股吧)證券事務代表江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旗下主要高速公路都設置了雙道ETC通道,江蘇省內預計有20%的客車使用ETC設備,在適當的時候也會推出相關優惠政策。此外,據了解,相關地區給予ETC用戶通行費折扣優惠,例如天津地區對ETC用戶實行通行費九五折的優惠。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相關公司給出了政策優惠,但有些車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表示不愿意安裝ETC設備。
“我不經常跑高速,因此安裝ETC設備的意愿很低。”一位車主告訴記者。此外,他認為,ETC安裝時給的優惠并不高,反而鎖定了自己部分資金,這樣并不劃算。另外一位車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網程度也影響用戶安裝的意愿。“例如北京目前還未和東北三省實現聯網,我長期奔波于兩地,但安裝ETC設備對我來說,意義不大。”
上市公司能分幾杯羹?
據交通部消息,明年9月底,ETC將基本實現全國聯網,屆時中國將建成全世界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ETC聯網系統。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這將打開百億元的市場,部分上市公司或將受益。
據Wind數據,智能交通領域總計有18家概念股上市公司。但據記者的采訪了解,相關上市公司對此事的參與度并不高。
中海科技(002401,股吧)是領先的智能交通服務商,主要從事ETC產品、智能交通系統視頻交通參數和事件檢測器等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在智能交通行業全國份額位居前列,承擔了國內近百項高速公路、特大型橋梁等交通工程項目。中海科技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提供相關產品,也會參與到ETC全國聯網這件事過程中來,但目前這個業務占公司的業務比重較低,短期內不會給公司業績帶來影響。”
達華智能(002512,股吧)旗下的北京慧通九方科技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設計施工及信息化系統集成,公司是專業生產非接觸式智能卡、智能電子標簽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也在做與ETC有關的產品,但涉及的金額較少。
據了解,皖通科技(002331,股吧)一直從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領域的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及運行維護業務,是我國專業化從事高速公路信息系統集成的一流綜合性企業之一。但皖通科技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產品不涉及ETC相關產品。
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建設領域的智能交通系統解決方案。但目前涉及ETC相關業務很少。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