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王小姐才發現,她收到的兩張單子一張是206元票價的車票,一張是收費3元、登記了自己身份證信息的保險單。可是,要坐車的明明是母親李女士,這張保險單成了無效的單子,3元錢花得莫名其妙。
3元錢買了份無效保險
3月4日中午,王小姐來到長途客運總站,為即將返回河南老家的母親李女士買票。在排隊等候時,王小姐不斷聽到前面的買票人被要求出示身份證。輪到她買票的時候,售票員報出車站名和價格后,又加上了一句“身份證出示一下”。看到前面的人都出示過身份證,王小姐也沒多想就拿出了身份證。幾分鐘后,她拿到了售票員給出的兩張單子,付了209元。因為怕后面排隊的人著急,王小姐只匆匆看了一眼車票上的抵達站和出發日期,確認無誤后就匆匆離開了車站。
回家后,王小姐仔細看了一下收到的兩張單據,才發現她買的從上海到河南濮陽的車票票價是206元,另外一張單據是一張收費3元的保險單,寫有“天安人壽公共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險單(代收據)”字樣。令她感到十分郁悶的是,這張收費3元的保險單不僅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搭售的,而且保險單上登記的姓名和身份證證件號碼都是王小姐本人,但到時坐車的明明是母親李女士。登記的證件信息和被保險人簽名不一致,意味著這份保單根本就是無效的。“售票員沒有征詢我的意見就收了保險的費用,現在這3元錢還可能買了一份無效的保單,實在令人氣憤。”王小姐說。
調查:搭售保險很常見
昨天下午,記者在長途客運總站調查,發現被搭售保險的乘客不在少數。下午2點50分左右,在長途客運總站門口的12號售票窗口,想要購買一張去徐州車票的孫先生被要求出示身份證,付錢拿好單據后,孫先生就急著往車站里面走。
“您知道為什么需要出示身份證嗎?”記者問,孫先生搖搖頭說:“不太清楚,既然他們要就給了。不過好像以前買票不用出示身份證的。”在記者的提醒下,孫先生才發現自己拿到的單據除了一張車票外,還有一張保險單。他仔細看了看保險單后才恍然大悟:“噢,身份證的信息都在上面,原來是為了買保險,我剛知道!”因為買的是當天出發的車票,孫先生也沒去和售票員理論,便急著進站乘車了。
幾分鐘后,剛和父親一起買完票的丁小姐走了過來,她正在研究手中的單據。一看除了到海門的兩張車票外,還有兩張保險單,丁小姐十分氣憤:“太過分了!他們也不問我要不要保險就賣給我,而且我們是兩個人乘車,兩張保險單上竟都是我的名字,我需要買兩份保險嗎?”記者看到,丁小姐出示的兩份客票號碼分別是12345729和12345730的兩份保單上,登記的果然都是丁小姐一個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十多分鐘內,兩個相鄰的窗口被搭售保險的大約有四五個人,而售票員的措辭也非常一致———在報完到達站、出發時間和價格后再加上一句“身份證出示一下”,許多乘客立即就會掏出身份證。并且,售票員在報價時已經將3元的保險費用加到了車票上,不熟悉情況的乘客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搭售了保險。
客運站:會重申自愿原則
針對該情況,長途客運總站站長張永斌表示,按照車站的規定,這種追加型的保險應該是自愿購買的,乘客如果不愿投保,可以當場提出,售票員不能強制銷售。對于售票員未能履行必要的告知義務的問題,張永斌表示會向售票窗口工作人員重新申明,強調購買保險以自愿為原則。至于乘客已經購買的保險如何處理,長途客運總站稱可以退保。但對于退保時產生的交通費用由誰負責,長途客運總站并未給出答案。
保險行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若保單登記信息和被保險人不一致,那么這樣的保單肯定是無效的。按照保險行業監管部門的規定,如果是代人購買保險,也必須登記被保險人本人的身份證信息。而在王小姐的遭遇中,售票員沒有詢問身份證持有者和被保險人是否一致就為其購買保險,導致王小姐的母親李女士等于沒投保。而和父親一起乘車去海門的丁小姐,由于她的身份證被登記了兩次,相當于她本人被強制投了兩份保險,但她的父親卻沒有投保。
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展認為,雖然乘客在買票時沒有詢問身份證的用途有一定過錯,但客運站作為服務提供方沒有履行告知義務,過錯更大。一旦乘客的保單因信息不一致,在出現事故時無法理賠,客運站方面將要承擔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