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已是箭在鉉上,而相關企業在經歷了數年的“野蠻生長”后,也到了需要總結反思的時刻。
在8月25日~26日舉辦的(合肥)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明確表示,“我們鼓勵、支持的是高水平、高質量、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車,要和世界先進水平的汽車企業去競爭。”,所以“下一階段整個政策的導向更多是鼓勵先進水平的企業”,呼吁企業在技術上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是來自協會的意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稱,新能源汽車出現“井噴式的發展”,但他接著反問,“井噴一詞到底是貶還是褒?對于一個產業來說,我們這樣的發展速度,能不能提升和夯實技術基礎,我們在環境建設、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提升上,能不能跟得上?”因此,他呼吁產業相關方“緩下腳步來思考”。
新能源汽車
扶持政策將生變
瞿國春作為工信部的代表,在論壇上先是肯定了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的大幅提升和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大,其后則表示風險和機遇并存。風險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存在著短板,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仍然比較高。企業的實力還急待提升,部分領域產能過剩的風險已經呈現。此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核心技術仍未突破,充電設施配套工作滯后,安全隱患逐步顯現,以及新能源汽車在品質上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對政策的依賴性還比較大。
除了透露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以技術為中心進行調整外,瞿國春還表示,國家將推進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辦法的出臺,逐步建立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推廣。
這和不久之前財政部相關人士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說法如出一轍。8月22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新能源財政補貼政策近期將有所調整。一是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術門檻的基礎上提高財政補貼政策,在保持2016~2020補貼方案總體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企業和產品的門檻,使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產品能夠獲得財政補貼,相反的就得不到補貼;二是完善補貼標準;三是健全監管體系;四是建立市場化的發展機制。
密集放風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的背后,是政府期待逐步將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向市場化的急切心情,但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保持高速增長卻是個問號。數據顯示,今年1到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已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了1.2倍。就在會議召開的8月26日,北京宣布北京今年新能源車個人指標已經搶完,部分申請者將無法獲得指標。
葉盛基稱,“上半年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行業管理和準入管理上等都在調整,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要說的是,經過這些年尤其是近期的井噴式發展,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確確實實有必要停下腳步,或者是放慢腳步來總結和梳理這段時期以來政策執行過程、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該有和不該有的現象。”
地方政府
將發揮監管作用
敏銳的資本市場已經嗅到了變革的開始。廣發證券(16.810, -0.01, -0.06%)25日研報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仍是一個政策主導型的行業,后期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調整的思路是加強準入、強化過程控制,供給側拉動,這將有利于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真正的頻繁使用者傾斜,實現行業的長期發展。而渤海證券則認為,財政部等主管部門提出包括告別普惠式補貼政策、加強準入和使用監管在內的管理思路,“胡蘿卜+大棒”的管理模式有望加快建立。
證券時報記者在會場看到,這場由國家工信部指導,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支持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規格不低,江淮汽車、安凱客車、科力遠、國軒高科、天津力神等200余家整車與零部件企業都帶來了其最新產品,但展館里前來參觀的普通市民卻屈指可數。
合肥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最好的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達3.55萬輛,約占全國5.1%,并剛摘得“世界最具影響力電動汽車城市大獎”。在8月初,合肥發布了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從產品購買補貼到電池回收獎勵,明確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續駛里程(工況法)大于1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1:1的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助;并將個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的,在與中央財政1:1配套的地方補助資金中安排10000元/輛,用于充電費用補助和私用充電設施安裝。
如果不考慮合肥在上牌費、停車費、購買補貼、單位團購等政策上的扶持,市民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恐怕更低。武漢市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李林清說,武漢的“江湖分割”,新能源汽車的不限行和過橋不收費政策,鼓勵了今年上半年武私人購買電動汽車。他同時稱,目前江淮汽車、南京金龍在武漢的新能源汽車基地都已在建設,比亞迪(58.340, 0.05, 0.09%)已投產,后續武漢要把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迎來,“一定要有攪局者起到鯰魚效應,激發企業的斗志”。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這次論壇配套的對話環節中,葉盛基向北京、深圳、合肥、武漢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相關負責人提出了有關地方保護的尖銳問題。合肥科技局區域創新處處長戴兵稱,雖然合肥的財政預算較低,但目前已經按照國家標準對外地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辦公室的陸象楨表示,目前已經招過標的大巴中比亞迪雖占多數,但物流車外地車企中標比例高,加之今年6月后的深圳乘用車購車政策調整,對外地車企也有利好。陸象楨稱,“示范期已經結束,慢慢往市場化方向走,歡迎外地車企參與。”
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新能源汽車事故的上升苗頭,“安全”也成了本次論壇的重中之重,除了扶植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外,地方政府在監管中的作用也被強化。瞿國春表示,“要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市場抽樣檢測制度,使用的環節上,推動建設生產企業、地方和中央政府在內的三級監管網絡的平臺。”
葉盛基也強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須把安全放在頭等地位”。他稱,“希望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要更加協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合拍。尤其是地方政府,應該進一步推進整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政策的落實。”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